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影展

长江经济带城市摄影作品联展

时间:2025-01-04 23:20:3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的讲话精神,通过摄影作品展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成就,促进长江沿线城市之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日前,由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联、九江市档案馆主办,九江市摄影家协会、宜宾市摄影家协会、岳阳市摄影家协会、黄石市摄影家协会、安庆市摄影家协会、南通市摄影家协会等联合承办的“安澜长江 最美岸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江经济带城市摄影作品联展火热启动。

 

天下江山眉目之地:九江

九江地处万里长江、千里京九、八百里鄱湖的交汇点,是江西“北大门”,自古就有“天下江山眉目之地”的美誉。

九江秦朝设郡、汉代筑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分设36郡就有九江郡;汉朝时,车骑大将军灌婴凿井筑九江城,距今2200多年。明清时期,九江是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九江是中国田园诗的发祥地、山水诗的发源地、山水画的成长地,历代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词1.6万余首,其中有21篇入选全国中小学教材,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琵琶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中国最早的私立书院东佳书院、中国最早的理学教育场所濂溪书院都在九江。庐山上有16个国家风格的623栋百年老别墅,被称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九江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升起,秋收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西线起点在九江。九江是伟大抗洪精神的诞生地。

九江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条件、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是我国首批五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也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水陆空交通发达,是江西省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是京津冀-粤港澳、成渝-长三角主轴的重要交汇点,境内已建成高速公路8条,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路网格局;9条铁路穿境而过,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江有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吴城候鸟保护区、庐山西海等景区景点400余处;全省152公里长江岸线和鄱阳湖2/3的水域面积都在九江境内。

2023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九江,考察了长江文化公园风貌和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当前,九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中心、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

策展人:宋小勇

 

《长江滩涂  候鸟乐园》(江西·九江)  宋小勇 摄

 

《浔阳江畔》(江西·九江)周 雯 摄

 

《百舸争流霞满天》(江西·九江)胡遵武 摄

 

《奔跑的青春》(江西·九江)罗匡龙 

 

《广场舞》(江西·九江)梁 海 摄

 

《滚滚长江入赣来》(江西·九江)李桂芳 摄

 

《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九江)李涛渊  

 

《华灯初上》(江西·九江)李定华 

 

《火红的生产线》(江西·九江)梅 翕 

 

《江湖两色》(江西·九江)李学华 

 

《九江鳊鱼州大桥》(江西·九江)宋 斌 

 

《九江石化芳烃项目》(江西·九江)黄继锋 

 

《绿色江豚保护基地》(江西·九江)陈红英 

 

《美若仙境》(江西·九江) 李定华 

 

《鸟瞰九江八里湖新区》(江西·九江)宋小勇 

 

《喷薄》(江西·九江)潘 立 

 

《彭泽狄公楼》(江西·九江)疏隶书 

 

《赛城湖樱花绿道》(江西·九江)陶淼金 

 

《守护长江最美岸线》(江西·九江)姚益民 

 

《水上光伏助力乡村振兴》(江西·九江)陶淼金 

 

《水泽江南》(江西·九江)殷锡翔 

 

《四通八达》(江西·九江)戈杰宏 摄

 

《我家住在长江边》(江西·九江)蔡少敏 摄

 

《新九江两湖美》(江西·九江)李定华 摄 

 

《星垂云涌庐山城》(江西·九江)燕 平 摄

 

《旭日云霞如画卷》(江西·九江)余 华 摄

 

《浔阳江畔灯光秀》(江西·九江)陶思羽 摄

 

《绽放省运》(江西·九江)曹俊林 摄

 

《长江候鸟舞翩跹》(江西·九江)周继根 摄

 

《长江两岸跨新桥》(江西·九江)吴庐建 摄

 

长江首城:宜宾

宜宾素有长江首城·中国酒都·中华竹都的美誉,地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全市辖37县,面积13283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其中有苗、回等39个少数民族近10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经济基础坚实。拥有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等传统优势行业领军企业;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

文化底蕴深厚。有22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酿酒史,汇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酒文化、僰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战文化、民俗风情文化。

区位条件独特。是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扼四川出海南通道要冲,地处成渝贵昆四大城市“X”交汇点,居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叠合部。

交通优势明显。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国铁路枢纽,规划建设有11条铁路、17条高速。

科教支撑强劲。近年来新增在宜办学高校10所、总数达12所,在校大学生人数达9万人,13所产研院和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驻运行,是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资源富集配套。煤炭储量居四川首位,是国家规划的大西南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区,是中国早茶之乡、竹荪之乡、全国最大的黄樟油产地,有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8家。

开放平台齐备。拥有宜宾临港国家级经开区等12个产业园区和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建成国家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区高效运行。

20226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宜宾视察,对长江生态保护、大学生就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更加清晰地指出了宜宾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更加精准地指出了宜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承关怀与嘱托而奋起,宜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宜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宜宾现代化建设,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有实物量的变化、有感受的发展。

策展人:曾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后的宜宾干流岸线》(四川·宜宾)曾  朗 摄

 

《畅游长江》(四川·宜宾)越良斌 摄

 

《大鹏展翅》(四川·宜宾)张元戎 摄

 

《对话》(四川·宜宾)雷  宇 摄

 

《和美宜宾 生态江城》(四川·宜宾)王大刚 摄

 

《几度夕阳红》(四川·宜宾)蔡  磊 摄

 

《江边人的悠闲》(四川·宜宾)王  健 摄

 

《江城共兴》(四川·宜宾)兰  锋 摄

 

《酒都宜宾三江口日出》(四川·宜宾)张  华 摄

 

《绿色骑行》(四川·宜宾)马淑容 摄

 

《绿水青山绕宜宾》(四川·宜宾)杨玉凡 摄

 

《南溪滨江生态公园》(四川·宜宾)  平 摄

 

《鸟瞰三江交汇宜宾城》(四川·宜宾)王  宇 摄

 

《鸟瞰向家坝水电站》(四川·宜宾)唐  仁 摄

 

《漂海楼前群鸟纷飞》(四川·宜宾)李  友 摄

 

《三江晚霞》(四川·宜宾)冯  浪 摄

 

《山水园林城市一隅》(四川·宜宾)王晓燕 

 

《万里长江第一桥》(四川·宜宾)钟  秋 摄

 

《万里长江第一县》(四川·宜宾)何瑞芳 摄

 

《万里长江航道零公里》(四川·宜宾)张  华 摄

 

《五粮液生态园林工厂》(四川·宜宾)郭烈辉 摄

 

《夏日戏水乐园》(四川·宜宾)刘宜广 摄

 

《再现李庄历史》(四川·宜宾)刘华贵 摄

 

《在宜宾长江边观鱼赏鸥》(四川·宜宾)张光金 摄

 

《长江岸线生态美》(四川·宜宾)罗  平 摄

 

《长江边纳凉》(四川·宜宾)吴  敏 摄

 

《长江航运》(四川·宜宾)吴建华 摄

 

《长江首城》(四川·宜宾)王铁松 摄

 

《长江首城-璀璨宜宾》(四川·宜宾)曾  朗 摄

 

《长江头 看奥运》(四川·宜宾)兰  锋 摄

 

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岳阳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岳阳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

岳阳古称巴陵岳州,湖南省辖地级市,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省第二大经济体,湖南省大城市。

岳阳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怀抱洞庭,北依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湖南唯一的沿江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名片。

2018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站在华龙码头,远眺江湖浩荡,俯察草青岸绿,他勉励沿江各省市,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嘱托殷殷,初心拳拳。六年来,历届岳阳市委市政府带领560万巴陵儿女,牢记嘱托,尽锐而行,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责任担当,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为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七个岳阳的壮美画卷而努力拼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宣传岳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示巴陵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岳阳作为、岳阳答卷,活动组委会遴选、推荐了部分优秀摄影作品,以期全面反映岳阳市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展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对岳阳未来发展的强势助力。

策展人: 

 

《春天的音符》(湖南·岳阳)李  敏 摄

 

《洞庭候鸟》(湖南·岳阳)安  伦 摄

 

《洞庭湖的麋鹿》(湖南·岳阳)李文 摄

 

《洞庭水乡》(湖南·岳阳)汪  鹏 摄

 

《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湖南·岳阳)胡清明 

 

《飞越洞庭》(湖南·岳阳)李  敏 摄

 

《航拍洞庭湖大桥》(湖南·岳阳)易静怡 摄

 

《江湖名城》(湖南·岳阳)许泽波 摄

 

《君山爱情岛》(湖南·岳阳)李福生 

 

《绿色黄盖湖湿地》(湖南·岳阳)陈上柏 摄

 

《梦幻家园》(湖南·岳阳)李爱平 摄

 

《梦之蓝》(湖南·岳阳)王克清 摄

 

《免受打扰的家园》(湖南·岳阳)许理伟 摄

 

《起航》(湖南·岳阳) 王绮平 摄

 

《热舞洞庭》(湖南·岳阳)李筑光 摄

 

《三桥跨洞庭》(湖南·岳阳)李敏 摄

 

《圣安寺日出》(湖南·岳阳)李池生 

 

《湿地精灵》(湖南·岳阳)周  立 摄

 

《水天一色》(湖南·岳阳)李福生 摄

 

《天鹅湖湖》 (湖南·岳阳)周  洋 摄

 

《我爱洞庭我的家》 (湖南·岳阳)李亚妮 

 

《夕阳·鸟归图》(湖南·岳阳)冯建国 摄

 

《夕阳鱼影》(湖·岳阳)杨亚平 摄

 

《乡村新能源》(湖南·岳阳)黄松柏 摄 

 

《新巴陵胜状》(湖南·岳阳)徐典波 摄


《学步》 (湖南·岳阳)  石述威 

 

《一湾碧水》(湖南·岳阳)梁  云 摄

 

《云溪国保大矶头》(湖南·岳阳)鲁力 摄

 

《早春二月》(湖南·岳阳)杨一九 摄

 

《最美长江岸线》 (湖南·岳阳)李石里 摄

 

灵秀之都,五彩黄石

在长江中游南岸,有一座闪耀着独特魅力的城市——黄石。

黄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三千多年前,熊熊炉火铸就了辉煌的青铜传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见证了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它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遗址,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黄石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磁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中央。湖水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漫步在磁湖之畔,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东方山,风景秀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山上古寺林立,香火旺盛,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仙岛湖更是以其千余个岛屿星罗棋布而闻名遐迩,湖水清澈见底,岛屿形态各异,仿佛人间仙境。

黄石还是一座工业名城。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蓬勃发展。在新时代,黄石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从工业老城向创新活力之城的转变。同时,黄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让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黄石的交通十分便利。长江黄金水道穿城而过,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纵横交错,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这为黄石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美食方面,黄石也有众多特色。有"劲酒好喝,可不要贪杯哟!"劲酒,黄石港饼,口感酥脆,香甜可口,是黄石的传统名点。还有松花皮蛋、太子豆腐等,每一道美食都让人回味无穷。

黄石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这里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独具特色。阳新布贴、大冶石雕等传统工艺,展现了黄石人民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来吧,朋友!走进黄石,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自然风光和现代活力。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古老文明与现代气息的完美融合,体验大自然的恩赐和人文的魅力。黄石,期待着你的到来!

策展人:刘红华 吴建新

 

、《湖北村BA 激情茗山村》(湖北·黄石)刘  建 摄

 

《爱上那一抺红》(湖北·黄石)孙章辉 摄

 

《奥体之光》(湖北·黄石)石  勇 摄  

 

《百舸争流》(湖北·黄石)王秋珍 摄

 

《城市芯片》(湖北·黄石)方展军 摄

 

《璀璨黄石 》(湖北·黄石)曹中阳 摄

 

《鄂东长江大桥下养护工》(湖北·黄石)佘佐勋 摄

 

《钢魂》(湖北·黄石)邱孝威 摄

 

《国家矿山公园》(湖北·黄石)何  戈 摄

 

《红霞漫港》(湖北·黄石)李雪萍 摄

 

《湖中游帆》(湖北·黄石)石  勇 摄 

 

《快乐的生活从这里开始》(湖北·黄石)胡  芳 摄

 

《乐园》(湖北·黄石)何  戈 摄

 

《美丽新农村》(湖北·黄石)费上来 摄


《缥缈的长江》(湖北·黄石)叶建平 摄

 

《抢彩球》(湖北·黄石)宫少华 摄

 

《人约黄昏后》(湖北·黄石)张征兵 摄

 

《太子镇接大王,跨越千年的传承》(湖北·黄石)吴建新 摄

 

《铜都百家宴  浓浓邻里情》(湖北·黄石)明青松 摄

 

《铜花飞舞》(湖北·黄石)吴建新 摄

 

《铜业之光》(湖北·黄石)吴建新 摄

 

《晚霞映江城》(湖北·黄石)段朝福 摄

 

《万人空巷送神舟》(湖北·黄石)明青松 摄

 

《沃土-富饶富河湾》(湖北·黄石)刘红华 摄

 

《武南特高压 长江大跨越》(湖北·黄石)汪  鹏 摄

 

《西塞山夕霞》(湖北·黄石)潘才刚 摄

 

《新港夜色》(湖北·黄石)孙章辉 摄

 

《新钟楼下唱红歌》(湖北·黄石)邹定家 摄

 

《渔光互补  生态惠民》(湖北·黄石)朱水利 摄

 

《长江大回湾》(湖北·黄石)潘才刚 摄

 

东晋诗人曾称此地宜城:安庆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全市现辖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潜山7县(市)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全市总面积13590平方千米。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安庆先民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建城最终完成于1260年,至今已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安庆一直为安徽省会驻地,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第一次举起新文化的旗帜。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20054月,国务院同意安庆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国家唯一单独特批通过的城市。安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境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具有雄、奇、灵、秀特色的天柱山,为国家级5A风景名胜区,长江绝岛小孤山矗立江中,素有江上小蓬莱之美誉,吸引着八方游客。市区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有过了安庆不说塔之誉。

安庆城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破罡诸湖,狮子山、凤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镶嵌其间,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大园林。2006年,建设部命名安庆为国家园林城市。安庆交通便捷,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住宿优雅方便,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自古闻名。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油、气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林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策展人:陈

 

《安庆港》(安徽·安庆)胡婉君 摄

 

《安庆铁路长江大桥》(安徽·安庆)程璟怡 摄

 

《伴航》(安徽·安庆)朱永淮 摄

 

《滨江秋色》(安徽·安庆)陈  泉 摄

 

《船厂一角》(安徽·安庆)张   

 

《春游》(安徽·安庆)陈  东 摄

 

《冬日里再走同堤》(安徽·安庆)徐宏图 摄

 

《高铁建设工地》(安徽·安庆)祖效群 摄

 

《工业脉络》(安徽·安庆)闫  然 摄

 

《工业脉络》(安徽·安庆)郑  武 摄

 

《挂面》(安徽·安庆)盛志刚 摄

 

《检修》(安徽·安庆)周  可 摄

 

《江畔宜城》(安徽·安庆)程学刚 摄

 

《金色的大地》(安徽·安庆)王淑清 摄

 

《康熙河上卧彩虹》(安徽·安庆)宣金明 摄

 

《立春农事忙》(安徽·安庆)李  龙 摄

 

《满江红》(安徽·安庆)操春红 摄

 

《梦幻家园》(安徽·安庆)刘  勇 摄

 

《齐飞》(安徽·安庆)徐昌寿 摄

 

《射流》(安徽·安庆)唐  军 摄

 

《小辣椒映红致富路》(安徽·安庆)江  胜 摄

 

《校园青芽》(安徽·安庆)姜晗彦 摄

 

《夜幕下的安庆港》(安徽·安庆)胡望谦 摄

 

《夜游步行街》(安徽·安庆)闫谋镇 摄

 

《油改化工地》(安徽·安庆)李海滨 摄

 

《油港夜色》(安徽·安庆)吴湘屏 摄

 

《欲展头角半遮面》(安徽·安庆)丁昌华 摄

 

《云蒸山顶 (安徽·安庆)江克俭 摄

 

《长江绝岛小孤山》(安徽·安庆)郑百年 摄

 

《长江名珠》(安徽·安庆)陈  智 摄

 

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

202011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20243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南通现在交通非常方便,越来越好了,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潜力很大,要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南通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靠江靠海靠上海,陆域面积93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442.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4.85万人,辖3市、3区, 5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园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南通是全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文博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

南通拥有长江岸线166公里、海岸线276公里,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处在上海大都市圈一核四翼格局中东、北两翼交叠区域,也是江苏“1+3”重点功能区中唯一具有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双重功能的城市。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并蓄,狼山古刹名扬四海,千年濠河环抱古城,创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江大保护全国示范。这里先后走出两院院士54位、体育世界冠军29位,拥有江苏目前唯一一支中超球队支云足球俱乐部。南通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全国卫生城市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南通2023年六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万亿元,列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12位。2023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落地建设,引进科创项目1428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

奋进新征程,南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等重大任务,联动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海洋强市,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策展人:顾 

 

《滨江花海》(江苏·南通)庞庆礼 摄

 

《大剧院夜色》(江苏·南通)彭常青 摄

 

《东疆仙境》(江苏·南通)季青春 摄

 

《濠滨雪韵》(江苏·南通)李亦农 摄

 

《沪苏通大桥夜景》(江苏·南通)孔  玮 摄

 

《金色滩涂》(江苏·南通)黄允斐 摄

 

《锦绣田园》(江苏·南通)陈新龙 摄

 

《濠河全景图》(江苏·南通)韦  静 摄

 

《沪苏通大桥建设者》(江苏·南通)吴迎晨 摄

 

《奔跑》(江苏·南通)顾  健 摄

 

《老街记录》(江苏·南通)毛  伟 摄

 

《南通高端海工装备整装待发》(江苏·南通)殷丹峰 摄

 

《普通翠鸟》(江苏·南通)周皖芹 摄

 

《奇聚》(江苏·南通)陈顺源 摄

 

《千年古镇·烟火栟茶》(江苏·南通)冯  华 摄

 

《秋收连》(江苏·南通) 张庆龙 摄

 

《秋天的画卷》(江苏·南通)洪  凡 摄

 

《秋韵》(江苏·南通)冒小平 摄

 

《人间仙境》(江苏·南通)娄忠银 摄

 

《荣获鲁班奖的文体中心》(江苏·南通)吴  娟 摄

 

《如皋木偶》(江苏·南通)朱新通 摄

 

《天空之伞》(江苏·南通)葛小明 摄

 

《通京大道立交》(江苏·南通)薛正权 摄

 

《希望的田野》(江苏·南通)丁传彬 摄

 

《喜庆简朴集体婚礼》(江苏·南通)许丛军 摄

 

《霞映江湾》(江苏·南通)顾  华 摄

 

《溢彩》(江苏·南通)周建江 摄

 

《云海之中》(江苏·南通)丁晓春 摄

 

《在水一方》(江苏·南通)姜  宁 摄

 

《张謇故居》(江苏·南通)王俊荣 摄